近年來,圍繞煙臺市委市政府確立的“打造千億級醫藥健康產業、建設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範區”的發展目標。煙臺生物醫藥健康產業逐漸崛起,成為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大市的強大助推力。
榮昌生物製藥(煙臺)有限公司7月12日在北京向全球發佈國家“重大新藥創制”科技重大專項課題RC18泰它西普臨床研究數據,實現紅斑狼瘡治療領域重大突破後。目前,正在為泰它西普的上市做著各項準備工作,紅斑狼瘡治療患者的治癒希望正從夢想照進現實。
榮昌生物製藥(煙臺)有限公司ADC研發部執行總監姚雪靜說道,榮昌生物的RC18在國內有兩個方面,一方面系統性紅斑狼瘡這個適應症,榮昌生物正在積極地進行上市前準備,另外一方面還有其他的適應症正在進行臨床,比如說類風濕性關節炎,已經在國內進行三期臨床試驗了。此外是美國,決定在美國申請進行臨床試驗,現在也在積極進行相關的工作。
生物醫藥作為全球近三十年來發展出的新興產業,與中藥製藥和化學製藥相比,生物醫藥在很多方面有著傳統製藥技術所沒有的優勢。
“ADC理念的提出,我們號稱為生物導彈,因為化(學)藥比較毒,而生物製品是靶向性的,兩者結合取其長,所以說這個理念的提出,對於生物行業來說是非常大的進步。”姚雪靜向記者介紹。
作為中成藥起家的榮昌製藥,在生物醫藥領域取得的成績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十多年的精心打磨,像RC18泰它西普,從2008年啟動臨床前研究,到上個月成功發佈臨床研究數據,榮昌生物用了11年。11年的鑽研,折射的正是生物創新藥研發的全過程:週期長,投入大,風險高。
在談及榮昌生物的兩大技術平臺時,姚雪靜說:“抗體藥物偶聯物(ADC),到現在為止全球僅有五個產品上市,就生物製品這個領域來說,難度太多了,從最開始的靶向的選擇,還有整個的工藝,像我們的表達工藝,榮昌生物有兩大技術平臺,一個是高效的表達的平臺,這個表達是比較難做的;還有第二大技術平臺,就是ADC偶聯平臺,這也是榮昌生物獨到的技術優勢。”
目前,在榮昌生物,除了RC18成功發佈臨床研究數據外,我國率先進入人體試驗的自主創新抗癌藥物RC48-ADC也正加快上市步伐,並啟動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,預計明年申請上市,將填補我國自主創制ADC藥物的空白。